圖說:上海海關对首批丹麦输华熟制猪肉实施查验?0?2 来源/采访对象供图(下同)
新民晚报讯(记者 杨硕)1批共计5箱60千克的丹麦输华熟制猪肉产品日前飞抵浦东国际机场,上海海關今天上午對該批熟制豬肉實施查驗。
這是自2017年5月3日中丹雙方在兩國領導人見證下簽署《關于丹麥輸華熟制豬肉制品的檢驗檢疫和獸醫衛生要求議定書》後,實現的首次貿易。這也是上海口岸繼匈牙利、南非、白俄羅斯等首批輸華牛肉産品後,又迎來了丹麥首批輸華熟制豬肉産品。
據介紹,爲保障首批丹麥輸華熟制豬肉順利進入國內消費市場,上海海關提前布控、主動對接,以優化進口通關流程爲切入點,加快通關速度,提高企業獲得感,實現通關作業“三個一”。進口商通過單一窗口只需進行“一次申報”,海關查驗人員按照布控指令對該批貨物只需開展“一次查驗”,該批貨物在綜合判定合格後只需實施“一次放行”,大大加快了通關速度。
圖說:首批丹麥輸華熟制豬肉
“這批産品是26日晚上到達,一切順利的話今天上午就能走完通關的全部流程,以前需要三到四天的通關時間現在縮短至一到兩天。通關程序的簡化爲我們企業節省了不少時間和成本,後續我們將增加對丹麥熟制豬肉産品的進口數量,爲國內的消費者提供更多食品選擇。”本次商品進口商、上海新尚實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。
記者了解到,4月20日起,原出入境檢驗檢疫系統統一以海關名義對外開展工作,上海海關積極探索關檢業務融合新機制,在實際工作中,加快推進海關和檢驗檢疫職責的深度、有機融合,減少非必要的作業環節和手續,優化作業流程,達到“1+1>2”的效果。力爭實現通關效率更高、通關成本更低、營商環境更好、監管更嚴密、服務更優化,讓改革的成果盡早惠及廣大企業和人民。